漂流舞台

装置地点:上海 新天地 南里

项目名称:漂流舞台

主创建筑师:李智,夏慕蓉

设计团队:高含之,杨玫

摄影:WDI,含之

 

总策划:samoon

演唱组织:民谣与诗

策展:四月

装置赞助:Lexington

​​​​​​​

 

想法说出的刹那,它就已经死了

但并不妨碍它以一种更诗意的方式存活

 

 

2019,初春

 

Mur Mur Lab x 新天地设计节

今年的设计上海|新天地设计节以“相遇”为主题邀请Mur Mur Lab实现一个城市装置。

 

 

日常

 

人流攒动的新天地,相遇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。

日常之外,新的装置能否蕴含新的场所,赋予新的行为,创造新的相遇?

 

 

诗意

 

于 Mur Mur Lab,诗就是答案。

 

千人千面,以诗意的方式与自己对话,从而产生相遇相知的三重变奏。

 

看到自己—诗意—与已知的自己相遇

发现自己—梦幻—与未知的自己相遇

打开自己—魔幻—与他人相遇

 

面对自己是最难的。装置的呈现如果能消解掉“形式”这个词本身的沉重意味,那么它就有让人看到自己的可能性。这是诗意的开端。

 

 

梦幻

 

感受是绝对正确的,它不能归纳,不能分析,只能描述。回到直觉,它要求我们悬隔假象,还原到最基本的现象。于建筑,我们从冒险的形式突进中,重新回到最基本的单一几何形体。从一个正方体出发,透明盒贴上镜面膜,再藏入彩色气球。当正方体开始叠加,你终于看到唯一的自己。日常的构造和材质支撑起梦幻的一刻。

 

当灯光慢慢亮起,身影逐渐消解在彩色气球中,你是否会惊叹?如果只看到皮囊,我们又能否窥见内心那个虚幻的自己?当日光落幕,一红一蓝两个洞口发出幽幽的光。在这里,梦在夜里永远不会醒。

 

 

魔幻

 

红和蓝是一组对偶。光像一个信号,吸引一颗好奇心的进入。

 

 

我们为此策划了一场漂流。

 

从新天地北里的魔盒,到南里的舞台。魔盒本身就带着一个漂流的物理意义:用自身的攒聚为线索,用自身的瓦解为结果。

 

从mür mür展厅获取线索,再来到民谣与诗组织的演出现场寻找答案,领取属于你的“岛屿”。这场身体的移动,本身就是漂流的另一重意义。

 

 

如果不亲自动身前往,又怎么打开通往未知的钥匙?

 

 

天真

 

每个孩子都天真,我们是那个捕手。

 

 

我们从未预设什么,因为设计本身就已经够激动人心的了。这份天真成为每个观众和我们的纽带,于是装置也有了生命。 

在这里,你会与多少个未知的自己相遇?又能遇见多少个他?这场相遇,将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旅行。

 

 

▲装置细部

▲“岛屿”,摄影:四月

▲撩下这个大装置

▲平面图&剖面图

▲一个人的走道外部

▲遇见已知的自己

▲施工中

▲页之肌理

▲魔盒的生成

▲节点草图

▲漂流的四个步骤

▲和装置互动的人

▲钻进钻出的小朋友

▲在Mur Mur 的魔盒打开自己。图自网络

▲民谣与诗现场

▲闪动的魔盒

▲在魔盒与他人相遇

▲钻入洞口

▲光的信号

▲散发出光芒的魔盒

▲白天,低调的装置

▲遇见他人

▲遇见未知的自己

▲Mur Mur Lab 的魔盒